Search


你有沒有朋友做票站主任?我有,我有好多。我家人都是票站主任,做過十年了。
  • Share this:


你有沒有朋友做票站主任?我有,我有好多。我家人都是票站主任,做過十年了。

所以,當我看到很多 #手動傳 傳的都只是「恐嚇性資訊」,我就很想笑。但我不會說出來。

因為我發現有些政評人除了販賣恐懼,什麼都沒有。在他們的世界,只需要說一些「好得人驚」狀況,那狀況有出現,就會覺得自己的中; 沒有出現,就會自圓其說的說「好在我喝住佢咋」。然後你除了恥笑那些政評人之外,你什麼都不需要也不可以做到。

很可惜的是,你身邊越來越多朋友,都開始被恐懼及不安吞沒,變得心煩多疑,甚至是把自己的ego都綑綁上去,覺得人家「沒有自己那麼關心這件事」都是錯的。

原因,都是我們太習慣太七流政評人的所謂分析,然後嘗試思考。但當你慢慢發現,他們的「分析」太像邪教的信條,「寧可信其有」成為最大綱領,他們再用上「不分化」作掩護,把所有理性的「質疑」都當成是「鬼話」。你慢慢就發現,你變得不理性,甚至自己都認不得自己。

你唯一可以做的,就是像台灣一樣,投票日那一天,完全不接觸拉票資訊。12點後,一律cut off。給自己冷靜下來。

一直以來,我都說所謂「民主社會」需要教育,因為「公民」才是「民主社會」成功的關鍵。但在香港,大家只想要「贏」的快感,「公民質素」的提升這一塊的「民主教育」一向不是政工作者或是教育工作者關心的一塊。這是很易理解的:政工作者不想「選民」進步,只要聽他們說,適時含……投票就可以。而教育工作者呢?教育局出了memo 說「學校不應有政治」了,那有「公民教育」可言?香港不需要公民,只需要(中)國民而已。

我在12點前,還打這些字,沒收過medium 或patreon 一分一毫,就是想用文字去令大家舒服一點。這五個月,如果你在香港,你不會好過。你跟那些在海外,沒有回來投票的香港人很不一樣。你天天關心香港,天天看著生活被影響,你天天看著小孩把十年十年又十年的青春作賭注,最後換來的是什麼?沒有人知道。不是因為見到希望才堅持,而是堅持才見到希望?我了解的。我只會說,投不投票,要投那一個,這兒的讀者心中有數。還要人教,還要人提,還要人鼓動,那些鼓動的人都只是說說而已,自我感覺要良好一下我絕對ok的。但真的,從2014年到現在,都五年了,香港的主體性沒有建立,投票還是一件好像很noble的事,要提人做,做完要打卡。當很多人在訕笑政工作者沒有進步之時,做選民的我們,又有很大進步嗎?還在等人推薦嗎?還在等人提醒嗎?

我想你們已不需要。那麼,就睡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著書42本,近作為《未敢忘記2019/20》,《關於香港,我無嘢講》,《903國?
View all posts